close

ㄟ…老婆老婆」木子先生一陣急呼。

「啊?怎麼了嗎?」正在廚房切水果的我回答道。

木子先生說:「樂樂好像生病了ㄟ,我想帶她去看醫生」。

啊?不會吧!我當下一頭霧水,趕緊跑出來問個仔細。

我說:「樂樂午餐胃口很好啊!活動力也很正常,怎麼可能生病?」

木子先生:「有啊!我覺得她今天一直很歡、魯小小、一不高興就哭得呼天搶地,像個小孩子似的。」

呃…樂樂她…本來就是個小孩子啊!

 



  原來連粗心的老公都發現了樂樂的異狀。的確,端午連續假期整整四天,只要跟樂樂女王說到"不行"或"不可以"的疑似字眼,樂樂女王就會出現 生氣、大哭、丟東西、大叫等恐怖的行為。我想,樂樂已經是從嬰兒邁向幼兒的階段了,當然會出現更多"惱人"的幼兒行為。並不是她生病了才有以上異狀,正確的說法是,她又長大了!


  她生氣,是因為她得不到也做不到(比如該睡午覺還想出去找咪咪玩)再加上她不會表達,所以她只能用她會的"技能"來向我們表示。雖然很惱人也讓人很捉狂,但這不僅是孩子的成長,也是身為父母要學習的一堂課啊!處理孩子們的情緒就成了我們這個星期首要的功課。


  我們相信我們的寶貝樂樂是最貼心的寶貝~她一定會越來越乖的(謎之音:趕快渡過這黑暗期)。突然間,還真懷念只會躺在懷裡喝ㄋㄟㄋㄟ樂樂啊!啊!不說了,趕來來翻書了! 



 

專心的樂樂寶貝
IMG_0543.jpg

 



乖乖的樂樂寶貝
IMG_0551.jpg

 

 

雖然這張糊掉了,但還是很喜歡
IMG_0565.jpg

 

 

 

小露溝溝
IMG_0567.jpg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古靈精怪的小孩
IMG_0595_1.jpg

 

 

 

 

 

想不到原來大家都遇到了啊!@@真覺得"教"比"養"還難啊!

學步期幼兒情緒發展 
  
FROM文: 姚潔玲(香港小童群益會 陽光孩子發展計劃 計劃主任)
   

一日,當媽媽放開小寶雙手,小寶開步向前走,爸爸媽媽笑得合不攏咀,一歲四個月的小寶終於踏出他人生中的第一步!

誰知笑臉之後是惡夢的開始!小寶自懂得自己走路那天起,雙腿活像上了發條,蹬起腳尖快步亂走,無論爸媽叫破喉嚨,他仍充耳不聞,繼續勇往直前!要他停下的唯一方法是把他抱起,但換來的當然是小寶的大叫大喊(簡直就是樂樂的症狀)

猶幸小寶對有聲發光的玩具大感興趣,這是媽媽面對小寶大呼小叫的「殺手鐧」!誰知小寶玩得興起,把整箱玩具全傾倒往地上,又咬又掟,令客廳仿似殺戮戰場!媽媽氣得頭頂冒煙之際,門鐘嚮起,原來是與小寶同一天出生的嘉嘉與媽媽到訪。

兩位媽媽生怕獨生的小朋友欠缺社交生活,所以常相約結伴同遊,但大門一打開,小寶見到抱著嘉嘉的姨姨,就捉實媽媽雙腿,又不肯叫姨姨,又不和嘉嘉玩,嘉嘉見到散落一地的玩具,自然好奇地拿起把玩!誰知小寶立時上前大力搶回,兩個小朋友又叫又喊……

小寶媽媽為著橫衝直撞、大叫大喊、怕羞卻又霸王的小寶頭痛不已,各位家長是否對小寶媽媽的處境耳熟能詳?要協助幼兒情緒平穩,我們必需先了解他們的發展特徵,你覺得當時小寶有何感受?為什麼小寶會有如此反應?

 

 

 

 

 

幼兒情緒:好奇、興奮

學步期(約一歲半)幼兒剛學會走路,又能較熟練地操作雙手,他們不必再依賴照顧者去接觸身邊令他好奇的環境,為能操作、觸弄一切事物感到興奮,喜歡四處探索,又不知危險,受成人約束和責難;開始出現執拗或反抗行為,情緒大上大落。<-這點我真超頭痛的

家長切忌認定幼兒頑皮,並恐嚇、威脅幼兒:「不要你」「不愛你」,而完全禁止「有危險」的活動,應在安全環境下讓幼兒攀爬、跑跳(如移開雜物、讓幼兒赤腳走路),適時輔以簡單明確的指示,如幼兒不小心受傷,不要過份緊張,宜冷靜面對,不要阻礙幼兒對探索週遭環境的意志和信心,幼兒常有失敗的經驗,他們怎樣面對失敗,取決於父母是否能以樂觀的態度接受幼兒失敗,神情憂慮和精神緊張會令幼兒更害怕失敗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幼兒情緒:恐懼、憤怒

學步期幼兒另一項重要發展是學會語言,並更懂得支配成人,但幼兒還無法站在別人立場看事物,不懂禮讓,不明社交規範,當事情並不如他所想像般發生,他會感到恐懼、憤怒,家長可幫助幼兒理解別人的感受,他搶了他人的玩具、或打了人,與其罵他罰他,不如清楚而堅定的告訴他:「你打嘉嘉,她會很怕、很痛,也會哭,她不喜歡你打她,媽咪也不喜歡你再打人。」
家長也不用強迫孩子「慷慨大方」,這樣做不能令孩子發展出慷慨或分享的行為,反而令他覺得人人都來拿他的東西,令他的自私心和佔有慾更為強烈,對來訪者有了戒心。家長可嘗試「移形換影」──隨手拿一些別的東西,如一張包裝紙,弄成有趣的形狀或弄出聲音,用說話吸引幼兒的注意,一邊輕描淡寫地把他手上的玩具取回。

 

 


學步幼兒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

 於成長過程中,幼兒心理、生理,及對環境的需求,會不斷地改變,此時,幼兒最需要一個合乎發展原則的多官感刺激環境,讓他們探索周遭事物,以促進認知、大小肌肉的發展;幼兒更可透過一個愉快、支持及安全的空間,與父母建立親密親子關係,培養自信與安全感,促進情緒及社交全面發展。

家長亦可透過親身參與幼兒遊戲及家長分享會,加深了解幼兒興趣和能力,以能更清晰掌握如何協助幼兒心智和能力的發展,為幼兒日後入學作適當的準備。

 

 

在網路上看這這篇還不錯的文章,和大家分享一下。另外看到其它的說明是

一般來說,幼兒的脾性分為三類:

第一類是隨和的,情緒比較穩定,生活有規律,適應能力高,愛笑開朗,大概佔四成。

第二類是難以相處的,容易衝動,大叫大哭,自我控制能力低,生活欠缺規律,大概佔一成。

另外有約一成半是屬於慢熱的,較被動,情緒較為負面,需較長時間去適應新事物。

不過,還有三成半是屬於混合型的。

 

雖然脾性有先天遺傳的因素,但是,後天的培養也很重要,父母要能夠瞭解孩子的脾氣,慢慢改變表達情緒的方法,就能逐漸得到改善。書和資料是這樣寫,但最了解自己的BABY的還是父母,要學會控制EQ的也不是只有小孩,所以我和木子先生目前也滿頭痛這個問題的,和大家一起努力囉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ydia03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