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以前到現在,我很明確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,就是如果要生孩子,至少要生二個。
運氣還不錯!也真的讓我順利生了二個乖寶貝。樂樂姐姐及冠冠弟弟。
在樂樂的成長過程當中,由於公婆的協助和教養,的確讓我們安心和輕鬆不少。心想,再來一個,應該也差不多吧!
真的嗎?才怪!
養孩子很容易,餓了就給飯吃,冷了多加件衣服就好。生理上的滿足很容易,但是心理的教養卻好難。還記得在冠冠出生前,總覺得自己把所有的愛全給了樂樂,沒有多餘的愛給二寶。同學笑說:「放心啦!生了自然就會有愛。」
的確,看著冠冠一天天的長大,安祥滿足的睡臉。對二寶的愛也一天天的加深。
那又為什麼二寶出生後,會覺得特別累呢?冠冠其實是個很好帶的小孩,並不會難帶。其實讓我們覺得累的是要應付樂樂的情緒變化。
冠冠剛回家時,樂樂出現不少退化性的行為...
案例1:一天喝五次ㄋㄟㄋㄟ,明明才剛吃飽飯,看到冠冠在喝奶,她也會吵著要喝ㄋㄟㄋㄟ。
案例2:樂樂喝完ㄋㄟㄋㄟ也要拍嗝,問她怎麼沒打嗝,還自己裝模作樣地打嗝。
案例3:她很久不睡的嬰兒床,為了不讓冠冠睡,她也會吵著要睡在嬰兒床。
種種不勝凡舉...總之,我和老公都很清楚,樂樂的情緒反應是負面的。
樂樂可能覺得,家裡怎麼莫名奇妙多了一個小寶寶,她的嬰兒床、推車甚至是「樂樂的」媽媽,怎麼會多了一個使用者,為什麼要分享?
隨著樂樂的成長,她出現的情緒也越來越多種類。其實這就是「嫉妒」。
面對樂樂剛開始的反應,老實說,我們其實是很手足無措的。小的哭、大的也跟著哭,哭到連我都很想哭,為什麼生二個小孩會這麼累?
二個孩子不是二倍累,而是N倍的累。這種累是心理上的疲累,而不是生理上帶孩子的累。
後來才漸漸發現,在處理孩子的時侯,也是要有技巧和方法的。
漸漸長大的樂樂
很像個小大人
很愛問:這是什麼呢?
喜歡自己進食
連看什麼影片,都很有主見
首先,剛開始回到家時,有空常幫姐弟倆互相自我介紹一番。
對樂樂說:這個是「樂樂的」弟弟唷!會強調「樂樂的」所有格,目的是讓樂樂感受到「專屬」。
對冠冠說:這個是「冠冠的」姐姐唷!會強調「冠冠的」所有格,目的是讓樂樂感受到「被需要」。
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,根據一些媽媽的經驗分享,所以我都會請我的家人或好朋友,如果要送彌月禮,就送給樂樂(例如:童書),讓樂樂感覺她還是很「重要」、「被重視的」。當姐弟倆一起哭的時侯,別遲疑,一定是先安撫和處理老大樂樂姐姐的情緒,然後才處理小隻,因為冠冠還不懂事,他當然不會記得。
剛開始二個陌生且年幼的孩子要彼此相互適應,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容易的事。一定會有段磨合期的。
讓我感到欣慰的是,樂樂現在很樂於扮演「姐姐」這個角色。而且真的會照顧弟弟。
理由是?
今天早上我聽到樂樂在說夢話:
「弟弟乖,弟弟不要哭,姐姐會保護你。」
媽咪最愛的寶貝女兒
小寶貝冠冠
這樣有沒有 姐弟情深的FU?